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3年6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啟基學校(港島) - 2023年6月

貫徹價值觀教育 設由淺入深 STEAM 課程 重視家校合作 伴孩子一步一腳印


啟基學校(港島)自創校以來,一直以「提供優質教育,照顧全人發展」為辦學宗旨。鄭惠琪校長與教學團隊視每位學生為獨一無二的個體,尊重每位孩子的不同學習需要,遂積極推行連貫且由淺入深的高質素教育,讓學生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,成為社會通才。近年,學校更將國情教育結合德育學習,並透過體驗式學習培養學生建立正向價值觀,推動新生代以貢獻社會,服務人群為未來己任。

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「翻轉教室」學拍攝

學校的語文課程以學生為本,用心建立校園閱讀風氣,以閱讀帶動語文學習。鄭校長表示,學校閱讀文化十分濃厚,圖書館借閱人數有增無減,各科老師亦將閱讀學習融入教學內容上,並得到良好回饋,足見學生對閱讀的喜愛,培養了自主學習習慣。閱讀為語文學習的重要工具,同時亦為國情教育的寶貴教材,因此為了讓同學可於不同層面深入了解中華文化,學校透過「中華文化繪本」引導學生認識中國數千年的人文歷史、科學發明和古典文學。學校更為此設立不同閱讀延伸活動,如「皮影戲」和「中藥園園藝活動」,招募「中醫大使」,教導學生不同中草藥的特色和服用方法,以延展閱讀所學,將學習連繫生活,讓同學學得更遠更好。

圖書館主任及中文科主任陳偉健老師補充:「為了擴闊學生的閱讀視野,圖書館與中文科組拍攝了大量短片,旨在向學生介紹有趣的讀物。其後,這些短小而有趣的影片收獲了良好的回饋,廣受學生歡迎,於是我們將其延續,發展成為具『反轉教室』概念的多媒體學習活動,讓學生學習拍攝個人閱讀分享短片,於閱讀圖書後分組設計影片劇本、講稿,並以各種形式,如配音、二人對話、戲劇、唱誦等方式向全校學生分享閱讀心得,甚至成為小老師,與同學分享閱讀所學。」有關活動不單能配合電子化學習,同時亦可增進學生對影片創作的興趣和技能,亦大大改變了孩子對閱讀的觀感,讓不同學習需要和性格的學生都能透過閱讀和分享短片,沉浸在語文世界當中,增加中國文化素養。

由淺入深奠定基礎 小一至小六連貫學 STEAM

學校致力擴闊學生的知識領域,透過設計優良的 STEAM 教育課程,讓學生的學習範疇更貼合社會發展需要。資訊科技課程不僅教導學生運用各種資訊科技產品,同時注重培養同學的資訊素養和解難協商等能力。自小一、二年級的校本課程,已率先加入編程邏輯學習的元素,讓學生以畫圖設計、拼圖、遊戲闖關的形式,在動手實踐的過程啟發創意及邏輯思維。對於一些較抽象的編程語言或邏輯運算,學校則以一些日常生活例子作引入,讓學生明白編程的專有名詞。三、四年級則讓學生更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創科技能、編程語言,利用不同的編程工具,讓學生明白及類化編程和運算思維。

資訊科技科主任柯曉強老師指,三、四年級學生所學的「Scratch」為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設計的一款簡易程式語言,同學可透過拖曳、組合積木的方式來編寫程式,並與世界各地的學生交流互動媒體,如故事、遊戲、動畫等。在課程中,學生會在老師的指導下,設計自己的姓名和動畫,輕鬆快樂地學習編程的知識和概念。到了五、六年級,學校會讓學生使用「micro:bit」學習進階編程,並配合「機甲大使」課程,讓學生建構更全面的編程知識,並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比賽,透過比賽吸收科創經驗,實踐學習成果。

訓輔結合國情教育 多元活動學習「同理」

國民教育不應拘泥於單一科目的教學上,更應廣泛地融入校園生活,因此學校的訓輔組和駐校社工同樣是推廣國情教育的重要一環。「教育局提出價值觀學習為全人教育的一部分,當中有十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,其中『國民身份認同』、『守法』和『同理心』正是重要的國民教育元素。作為訓輔組的一員和學校社工,我們整合品德及倫理教育、公民教育、國民教育等不同跨學科價值觀教育範疇,讓其貫穿不同學科,加強彼此連繫,從中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。」學校社工胡鎂筠姑娘說道。

為此,學校提供多元化活動,培養學生建立正向價值觀,反思人生價值。如在「黑暗中對話」中,老師與學生一同進入「看不見的世界」,並在視障導賞員的帶領下,嘗試用不同角度觀察世界,推動多元共融文化,了解不同社群的困難和需要。同時,學校亦設立「同理心大使」,由高年級學生照顧低年級的同學,讓他們透過日常相處,發揮關愛精神,學習設身處地思考,建立同儕間的友愛和同理心。

學習團體紀律 全校參與制服團隊

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自律、自學、獨立思考及領導等共通能力,因此教學團隊用心設計不同學習活動,並透過童軍、基督少年軍等制服團隊,培養學生個人興趣、學習生活技能及建立個人品格。「學校是孩子的小社會,我們希望為學生灌輸知法守規的良好品德。因此在校內,不論校長、老師還是同學都積極成為制服團隊的一員。透過紀律化的團隊生活,同學自小便開始學習與人相處,培養服務社會的精神,令其在課堂以外擁有更全面的培育。」特殊教育統籌主任林廷曦主任解說道。

重視家校合作 「家長學堂」齊學習

鄭校長尤其重視家校合作,學校不單每月舉行「家長茶聚」,聆聽家長心聲,分享學校最新動態,促進彼此交流和了解,亦特別邀請專業講者到校開設親子講座,並設立「家長學堂」,為家長提供不同活動課程,如「愉快學習系列」、「身心快活系列」、「家長增值系列」和「親子體驗系列」,增進家長的親子溝通和管教技巧。作為家長教師會一員的家長楊太對學校的教學讚譽有加,她指出,「老師十分重視學生的獨特性,積極地協助家長,提供寶貴教育意見。眼見兒子適應和投入校園生活,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,作為家長能深深感受到教學團隊對教育的熱枕。而學校舉辦的『家長學堂』亦拉近了我和子女的關係,成為美好的親子回憶。」

 

教育傳媒

鄭惠琪校長 鄭惠琪校長
學校設由淺入深的 STEAM 課程 學校設由淺入深的 STEAM 課程
各科老師將閱讀學習融入教學內容上 各科老師將閱讀學習融入教學內容上
透過閱讀和分享短片,沉浸在語文世界當中 透過閱讀和分享短片,沉浸在語文世界當中
學校致力擴闊學生的知識領域 學校致力擴闊學生的知識領域
培養同學的資訊素養和解難協商等能力 培養同學的資訊素養和解難協商等能力
學校提供多元化活動,培養學生建立正向價值觀 學校提供多元化活動,培養學生建立正向價值觀
為學生灌輸知法守規的良好品德 為學生灌輸知法守規的良好品德
適應和投入校園生活,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 適應和投入校園生活,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
培養學生個人興趣、學習生活技能及建立個人品格 培養學生個人興趣、學習生活技能及建立個人品格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